51682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生命课堂,“救”在一刻 | 广州市一模拟医学中心助力我院急救质量提升

来源:江门市中心医院蓬江分院  发表时间:2022-07-30

·打造众家门口的医学高地·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按照省委组织部、省卫生健康委联合开展的“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工作,2022年6月15日,我院正式成为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帮扶团队5名专家已陆续到岗,除此之外,我院还长期邀请广州市一专家莅临我院《仁济学堂》系列培训活动,实行多学科并进,全方位带动我院高质量学科建设,打造蓬江区群众家门口的医学高地。

7月28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科教信息部教学科科长熊炜烽与模拟医学中心教学团队的王西富副主任、美国心脏协会BLS&ACLS课程导师关天悦和龙晓焕老师等一行四人,应我院邀请走进了“仁济学堂”第九期培训活动现场,为我院近百名医护人员进行了院内心脏骤停急救质量提升暨影像科过敏性休克原位模拟培训。

“救”在一刻

熟练掌握心脏骤停下的高质量心肺复苏

我院向来重视对医护人员的急救培训和考核,本次广州市一医院模拟医学中心的核心骨干通过案例分析与实操训练,给参与培训的医护人员留下了一堂深刻的课程。

活动现场,蓬江区政协副主席、院长王远胜表示,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帮扶”的种子已在我院发芽,从各个领域给予医院极大的支持与帮助。希望每位医务人员借着本次院内急救系列培训的内容,面对突发情况,能够沉着应对,实施及时与正确的急救。挽救的不仅是一条生命,更是挽救一个家庭!

区政协副主席、院长王远胜发言

随后,广州市一医院熊炜烽科长发言,两院借助紧密型兄弟单位的关系分享急救知识意义非凡,急危重症的早期识别和高效的处理对医务人员而言是基本的素养,也是医疗的最后一道防线。希望通过本次教学培训发挥自身优势帮助江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提升医务人员综合急救能力。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熊炜烽科长发言

开幕式后,由王西富主任讲授《院内心脏骤停高质量心肺复苏解读》。王主任就如何判断患者是否意识丧失、有无自主呼吸和脉搏、胸外按压频率、心肺复苏技术等方面内容,结合操作过程中常见的纰漏与误区,给在场的学者对基础生命支持的流程和重点内容进行细致分析和讲解,为加大培训的效果,医护人员代表在人体模型上进行实操演练。王老师幽默风趣的教学方法,掀起在场医务人员学习心肺复苏的热潮,收获一批忠实粉丝。

解读与实操演练

急救on call 24小时

可能会发生的事,它必然就会发生

下午15:00,进行第二场培训《影像科过敏性休克原位情境模拟与复盘》,本次课程以放射科为案例场景,选取放射科常见危急重症病例过敏性休克为典型突发案例,重点考察放射科、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应对处理、团队协助和流程管理能力。

现场考察

“原位模拟"(In-situsimulation)是指在医院真实临床环境所进行的模拟培训,而参训的人员都是在医院里工作的团队成员。

王西富主任对本次原位模拟课程的设计和运行,包括需求沟通、案例选取、流程设计、模拟运行和现场指导等环节进行了详细部署,并亲自饰演患者身份,随着患者病情的演变,影像科技师、护士、值班医生、科室主任、急诊支援团队、医务科行政人员,均依次登场,关天悦和龙晓焕老师从旁精准记录原位模拟中的每个步骤。模拟结束后,关老师宛如福尔摩斯破案,层层排查和引导,复盘模拟中的每一个环节,帮助我院医护人员深刻掌握前期识别和处理、科室之间患者抢救的配合流程等实践内容。

本次原位模拟具备培训理念先进、内容精准实用、场景高度真实、心态完全沉浸的特点,大大提升了我院在处置心脏骤停案例的临床思维和实践操作技能,巩固和优化了我院医护团队应急救护意识和沟通协作技巧,有助于整体提升我院急救团队的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

活动合照

 

撰稿:李艳明

一审:曹昆恒

二审:闫志兵

编辑:小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