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月20日是“世界痛风日”,之所以选在这一天,是因为“420”是诊断高尿酸血症的临界值,而高尿酸就是痛风的罪魁祸首。
如果你在路上看到一个青年男性走路一瘸一拐,表情异常痛苦,他不一定是摔伤脚了,而是痛风急性发作了……这种痛,可谓是痛彻心扉。要知道,疼痛可分为十级,蚊虫叮咬为1级疼痛,而痛风,与分娩痛一样,都是10级疼痛!
痛定思痛,你在心里默默发誓,一定要管住嘴,坚决远离高嘌呤食物,势必要将尿酸控下来。从此,嘌呤成了你一日三餐关注的焦点。但,这么做真的是科学的吗?2025年“世界痛风日”的主题是“走出误区,回归科学”。
今天,就让我们带你认识一下科学的痛风饮食吧。
1 豆制品属于高嘌呤食物,得了痛风就不能吃?
食物中的嘌呤水平确实有高有低,可是,高嘌呤的食物都完全不能碰吗?
先说答案:不完全对。
痛风的朋友对嘌呤排行榜熟练地令人心疼,自然对高嘌呤榜中的豆制品一点儿也不陌生,甚至可以说是“谈豆色变”。
是时候为豆制品正名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植物来源的嘌呤比动物来源的嘌呤,对人体的影响要小得多;适量摄入豆制品并不会诱发痛风,反而可能是痛风的保护因素。
况且,虽然大豆嘌呤含量大约为186~218mg/100g,但大豆经过加工,变成豆腐、豆腐皮等豆制品后,其嘌呤含量会大幅度下降(嘌呤是水溶性的,豆制品在加工过程中去掉了多余水分,相当一部分的嘌呤也就随水分排掉了)。
如果你担心诱发痛风,又想吃豆制品,完全可以选择嘌呤含量偏低的豆制品。
常见豆制品嘌呤含量表
除了豆制品,蔬菜也有一些高嘌呤刺客,如豆苗、菠菜、芦笋等, 但就如前面说所说,植物性的高嘌呤食物真没那么强的“杀伤力”。原因可能在于蔬菜中含有膳食纤维,吸收过程缓慢,嘌呤转换为尿酸的速度也较为缓慢,其中富含的维生素C还被研究证明对调节血尿酸水平有一定作用。
2 这种不含嘌呤的食物,正在偷偷升高你的尿酸
先说答案:这种食物就是容易被忽视的“含糖饮料”。
含糖饮料虽然不含嘌呤,但其中富含的果糖却会让你的尿酸超标,大型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痛风的发作与含糖饮料明确相关[1-2]。
果糖在体内能被快速吸收,在代谢过程会诱导嘌呤生成,还会影响尿酸的排泄,从而导致尿酸升高。
果糖在体内吸收和代谢过程,会诱导产生更多嘌呤。
而且,果糖还会增加胰岛素抵抗,从而间接增加血清中尿酸含量。
毫不夸张地说,含糖饮料堪比酒精、老火靓汤,也是痛风发作的“罪魁祸首”。
除了含糖饮料,果脯、蜜饯、蜂蜜(果糖含量70%)以及含有果葡糖浆的各种加工食品都尽量少吃。注意了,果汁也不例外!
有痛风朋友可能会问,那是不是也不能吃含有果糖的水果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尽管水果中含有果糖,但水果中同时富含的维生素C、黄酮、多酚、膳食纤维等成分可改变果糖对尿酸的影响。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不能单纯以嘌呤的含量来界定食物的选择。事实上,嘌呤没你想象中的那么重要,管住了饮食中的嘌呤,对于撼动痛风这座大山只是“蚍蜉撼树”。
3 尿酸高,不完全是高嘌呤食物的锅
在大家的认知中,得了痛风就需要严格忌口,一旦食物中的嘌呤摄入过多,就会导致尿酸升高,最终引发痛风。高嘌呤是一道警戒线,万万不能越界。
然而,真相是:杜绝高嘌呤食物并不能很好地降低尿酸水平。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产物,而嘌呤是组成人类遗传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细胞代谢,就有嘌呤产生。也就是说,我们自身新陈代谢本身就会产生嘌呤;而且,大部分的嘌呤就是源自体内(约80%),只有20%源自外界食物。
由此可见,“吃什么”真不是大头。
之所以尿酸高,本质是身体对嘌呤和尿酸的代谢出了问题。即使是极其严格的低嘌呤饮食,身体依旧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嘌呤,代谢成尿酸,对于存在尿酸排泄障碍、内源性代谢紊乱的患者,饮食能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总之,痛风是一种受遗传、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作用的复杂疾病,绝不仅仅是食物嘌呤值的问题。
4 低嘌呤饮食的是是非非:
严苛的饮食控制可能还会有负面影响
关于痛风饮食的观念一直都在变化,从严格控制的低嘌呤饮食,到只减少高嘌呤摄入,可以看出,嘌呤的重要性是有所下降的。
这是因为:
• 日常饮食很难真正做到低嘌呤饮食,患者依从性非常差
众所周知,几乎所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比如鸡鱼肉虾,全部都属于中高嘌呤类别。严格的低嘌呤饮食,无异于吃斋的苦行僧,实在难以坚持。对于习惯叫外卖的打工族,更是不现实。
• 长期严格的低嘌呤饮食可能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一是长期以摄入蔬果为主,容易引起营养不良(尿酸本身也是反映营养状态的指标之一),还会引发其他合并症,如肌少症、骨质疏松等;二是由于肉类摄入减少,饮食结构会更偏向于碳水化合物,而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例过高,容易引起胰岛素抵抗,减少尿酸排泄,反而进一步引起血尿酸升高。
• 饮食治疗只是痛风治疗的“冰山一角”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饮食干预对于降血尿酸的作用是有限的。2018 年,一项发表在知名学术期刊 BMJ 上的研究,通过对 1.6 万名欧洲人群的分析后指出,饮食干预仅能解释 ≤0.3% 的尿酸水平变异,甚至远不如遗传变异所带来的影响(23.9%)[3]。
痛风,到底该怎么吃?
很多痛风朋友看到这里开始欢欣雀跃了,太好了,再也不用死盯着嘌呤含量排行榜了,又可以开始嗨皮地吃吃喝喝了。
有这个想法的赶紧打住,“放开限制”≠“毫无节制”,饮食管理仍是治疗痛风重要的一环。
那到底该怎么吃呢?
答案是:健~康~地~吃~虽然饮食的重点不再是关注食物的嘌呤量,但是强调饮食要均衡、合理、科学、健康。
如何健康地吃呢,其实并不特殊,参考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即可:控制好每一大类的摄入总量,学会选择健康的食物,改善饮食结构,注意食物多样性,多吃蔬果、奶类、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控糖、足量饮水。
痛风患者往往会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长期坚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于这些疾病也尤为重要,能够让患者长久获益。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不过,如果你是处于急性发作期,还是要克制一些,先限制一下高嘌呤的饮食,等到病情稳定之后,再逐步放开限制。
最后,记住了,无论什么时候,你都要坚决远离酒精和含糖饮料!
关注公众号,定期更新,干货满满哦
在线挂号方式
微信搜索关注【江门市中心医院蓬江分院智慧医院】公众号—>门诊服务—>预约挂号—>营养咨询专科门诊
就诊地点
江门市中心医院蓬江分院(江门市第二人民医院)
门诊楼四楼营养科门诊 每周三下午2:30-5:00
医生简介
INTRODUCTION
林寒潇
•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
• 江门市第二人民医院营养科副主任(挂职)
•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帮扶队队员
• 广东省女医师协会营养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
• 广州市医学会临床病态营养学分会委员
• 广东省保健协会营养保健分会委员
目前已从事临床营养科工作多年,擅长糖尿病、痛风、高脂血症、肥胖等多种代谢性疾病的营养调理和治疗,以及肿瘤、危重症、消瘦等患者的肠内肠外营养治疗;同时在骨科、胃肠外科等各种手术的围手术期营养管理方面亦具有丰富经验。
参考文献
Choi HK, Curhan G. Soft drinks, fructose consumption, and the risk of gout in men: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BMJ 2008;336:309–12.
Choi HK, Willett W, Curhan G. Fructose-rich beverages and risk of gout in women. JAMA 2010;304:2270–8.
Major T J, Topless R K, Dalbeth N, Merriman T R. Evaluation of the diet wide contribution to serum urate levels: meta-analysis of population based cohorts BMJ 2018; 363 :k3951 doi:10.1136/bmj.k3951
撰稿:林寒潇
一审:刘峰
二审:曹昆恒
三审:闫志兵
编辑:小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