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和家属总是会问
“怎么写个报告要那么久?门诊医生还等着呢”
“医生都快下班了”
“我的片子都拍了半天了,怎么报告还没出来”。
……
在影像科做过X线摄片或者CT、MR检查的病人,都想在检查后立刻得到检查报告。有的甚至还没有检查完毕,就想取片子拿给医生去看。
病人从检查到出胶片,整个过程大部分由机器或电脑完成,人工干涉较少,所以速度很快。能在检查完后立刻产生图像。然而,有了图像并不一定就可以立刻得出正确诊断,医生书写报告过程大部分由人工完成。
诊断医生根据先后排列顺序,从PACS系统调阅图像,仔细阅读每个细节,一个病人的CT图像甚至多达数百幅至上千幅,同时调阅参考患者的病史资料,如果是复诊或者此次检查与以往病史相关,还要调阅以前的图片进行比对;有些临床病史不清的,还要诊断医生需亲自打电话询问病人病情,仔细阅读观察分析患者影像学的每一幅图像,找出差异,鉴别真伪,寻找疾病的蛛丝马迹,做出一个初步的诊断意见。
有的复杂影像难以立即诊断,还需翻阅书籍,查一些参考资料,或者需要在第二天召集集体读片或专家会诊。如此这般,一般病例的诊断第一步骤都需要不短的时间,这还仅仅完成了一个初级报告的过程。
为提高影像诊断报告的正确性,大多数放射科报告是双签字,一级大夫写完了,上级大夫再看一遍、审核,力争将误诊漏诊降低到最低程度。
一般医院都由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的医生或科主任担任审核复诊工作。通过上级医生的再次阅读、比对、修改等审核过程,最后打印成正式报告,才算完成一个病例的诊断过程。但CT、 MR检查报告,因所涉及的检查过程较复杂,图像数量多,出诊断报告所需时间相对较长。若两者的意见不一致,还需要花更多时间去讨论;如遇到疑难病例,更需要全科讨论,或请专家会诊。
总体来说,背后工作量大,导致了病人做完影像检查后,不能立即拿到报告,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考虑到每天多达百例X线报告、两三百例CT报告、核磁共振报告,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报告难求了。
我院放射科出具报告时间
DR
急诊半小时以内,门诊1小时以内
CT
急诊1小时以内,门诊1.5小时以内
MRI、血管CTA、疑难病例
第二个工作日下午3点以后
住院部放射类检查
24小时以内
体检DR
患者不用等报告,取结果时间以体检中心告知时间为准
温馨提示
放射科医生需要花时间对患者病情进行综合分析考虑,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请患者在放射科等候区稍候,我们会在保障报告质量的前提下,以最快的速度给您出具报告,谢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对某些急重危病人的检查,需要医生及时处置时,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将初步诊断口头报告给临床医生。
撰稿:古丽
一审:谢志骏
二审:曹昆恒
三审:闫志兵
编辑:小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