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目标是
营养运动一把抓
科学减重不内耗
为了帮助你减肥,特意开一个“肥胖门诊”!广州市一内分泌科帅哥助你瘦身成功→
原文再续,书接上一回。在系列(一)中,我们讲了肥胖的诊断(主要使用体重质量指数BMI和腰围两个指标)以及肥胖的成因(包括遗传因素、饮食习惯和运动不足等),那么今天我们就接着聊一聊,那些减轻体重的核心技巧。
若您有减重困扰,可扫描下方二维码预约挂号(每周一下午出诊)
Part.1
减肥的底层逻辑
——掌控胰岛素的分泌
减肥的核心:胰岛素
当我们进食时,体内的血糖水平会上升。为了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3.9—6.1mmol/L),胰岛素——一种由胰腺分泌的激素——会迅速增加。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将葡萄糖转化为糖原、脂肪和蛋白质,并且会抑制脂肪分解。因此,过多的胰岛素不仅会阻止脂肪的燃烧,还会促使脂肪储存在身体中。
“管住嘴”:减少胰岛素分泌
胰岛素降血糖,不像抗生素杀灭病菌一样,直接把血糖清除掉,而是通过把血糖转入细胞中,从而降低血糖。血糖进入细胞后,被代谢消耗,未被消耗的,则进一步转化成脂肪。所以,我们要“管住嘴”,减少高糖、高碳水化合物食物的摄入,从而减少了胰岛素分泌,避免了血糖转化成脂肪。这不但阻止了脂肪的进一步囤积,还能促进身体利用脂肪供能,帮助我们减重。
“迈开腿”:加快能量消耗,更快启动脂肪供能模式
人体的能量消耗首先来源于葡萄糖,这是因为葡萄糖可以直接被消耗并迅速提供能量,约占日常能量消耗的70%。剩余的能量则主要由脂肪提供。脂肪是身体的“备用能源”,只有当血糖水平下降到一定程度时,身体才会动用脂肪进行供能。因此,我们需要“迈开腿”,通过运动来加快葡萄糖的消耗,而且运动能改善胰岛素抵抗,脂肪供能模式就能更快启动,脂肪燃烧加速,帮助我们减重。
Part.2
5个小贴士
——在不感到饥饿的情况下,实现体重管理目标
“管住嘴”不仅仅是少吃,更是要吃对、吃好。通过科学的饮食结构和均衡的营养摄入,你可以在不感到饥饿的情况下实现体重管理目标。
控制总热量,但保证营养均衡
要控制体重,首先要控制总热量摄入,但这并不意味着简单地减少食量。你需要确保膳食能量和营养素的充足。
适度控制食量:建议每餐吃到七分饱,这样可以在保持能量负平衡的同时,不会感到过度饥饿。注意:过度节食会降低基础代谢率,减肥瓶颈提前到来,甚至导致体重反弹。
合理搭配三大营养素:饮食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比例应保持平衡。推荐的比例是脂肪供能占20%~30%,蛋白质供能占10%~20%,碳水化合物供能占50%~65%。
根据个人的基础代谢率、身体活动水平、性别、年龄等因素来计算每日所需的总能量,并以此为基础制定个性化饮食。
小贴士
简易估算能吃多少:一拳头的主食、一掌心的蛋白质、一捧的蔬菜,如果没有饱腹感,继续增加蔬菜的量。
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
植物性食物是我们获取能量和营养素的主要来源,应作为日常饮食的核心。
选择低升糖指数的粗粮:将白米饭、粉面、土豆等升糖指数高的主食换成升糖指数较低的粗粮,如糙米、燕麦、荞麦、红薯等。
增加非淀粉类蔬菜的摄入:西兰花、菠菜、白菜、黄瓜、西红柿、菌类等蔬菜,淀粉含量低,富含膳食纤维。
补充植物蛋白:豆类及其制品如豆腐、豆浆,不仅富含优质蛋白,还能减少动物性蛋白质的摄入,是平衡膳食的良好选择。
纳入不同颜色的蔬菜:不同颜色的蔬菜(如红色的番茄、绿色的菠菜、黄色的胡萝卜、紫色的茄子)含有不同的植物营养素,有助于抗氧化、增强免疫力、防病抗衰老。
小贴士
每天尝试吃“彩虹般”的蔬菜,既能丰富饮食,又能摄取更多种类的营养素。
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
优质蛋白质对维持肌肉质量和促进新陈代谢至关重要。想要减肥后皮肤紧致、避免松垮,一定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
动物蛋白:红肉(如牛肉、羊肉、猪肉)富含铁元素和维生素B、脂肪酸,且多数为饱和脂肪酸,热量较高,建议午餐适量食用;白肉(如鸡鸭鹅、鱼贝类)热量较低,且不饱和脂肪含量高,对预防血脂异常、降低心脑血管发病率有益处,建议晚餐多选择鱼肉、贝类等白肉。
选择低脂的烹调方式:尽量选择蒸、煮、炖等低脂烹调方式,避免油炸。
适量摄入蛋类和奶制品。
减少加工肉制品的摄入。
小贴士
如减肥前尿酸超标,甚至有过痛风发作,要避免海鲜食物以免诱发痛风。
在烹饪红肉时,去掉多余的脂肪,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
适量摄入新鲜水果
水果是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重要来源,但要控制摄入量。
选择低糖水果:如莓类、柚子、苹果等。
控制水果摄入量。
优先选择新鲜水果,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水果中的淀粉会分解成单糖,增加糖分含量。
减少油、盐、糖和酒精的摄入
减少含糖饮料,建议用白开水或无糖饮品代替。
适量摄入油脂和盐分:使用植物油烹调(橄榄油、亚麻籽油、牛油果油等),控制盐分,减少高盐食物的食用。
慢吃和细嚼可减少总体热量的摄入,因为大脑需要大约20分钟的时间才能感知到饱足感。使用小碗小盘也能有效减少进食量,因为视觉上会让你觉得食物更多,从而避免过量饮食。
小贴士
进餐顺序:蔬菜/优质蛋白/主食搭配蔬菜,每次进餐时,试着慢慢吃,让自己感受到饱足感,这样不仅能帮助控制食量,还能让你更享受美食。
健康饮食
不应是一种短期的节食计划
而应成为你长期的生活习惯
今天就开始
逐步改善你的饮食习惯
让健康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知道了如何“管住嘴”
那“迈开腿”又该怎么做到?
一天中哪个时间段运动比较好?
减肥过程中如何应对低血糖症状?
……
更多的减肥秘诀
要留意我们的内容更新!
医生介绍
INTRODUCTION
张浩航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主治医师、医学硕士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帮扶专家
江门市第二人民医院疼痛科副主任(挂职)
2015年研究生毕业于广州医科大学,从事内分泌科及普内科临床工作10余年,发表专业论文数篇,熟练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对糖尿病及急慢性并发症、甲亢及甲减、骨质疏松、高血压、肥胖症、痛风等疾病有较深的造诣。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稿:张浩航
一审:刘峰
二审:曹昆恒
三审:闫志兵
编辑:小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