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岁谭先生,近一年来反复腹泻,间歇性腹部不适,间断对症治疗无明显效果,近日慕名来到江门市中心医院蓬江分院寻求总院消化内科专家尹合坤主任就诊。尹主任为其开具了小肠CTE检查,最后诊断结果为克罗恩病,经过一段时间积极治疗,患者病情得到明显好转。
小肠迂曲冗长,是胃肠道中最长的一段肌性管道,成人全长约5—7米,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食物经食管、胃后,进入小肠进行营养吸收,最后进入大肠。胃镜经口腔进镜,主要观察上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降段疾病;结肠镜经肛门进镜,主要观察下消化道;而居于中消化道的小肠位置较深,冗长纡曲、易重叠、蠕动快,检查较为困难。而且小肠疾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漏诊、误诊。
随着影像及内镜技术的发展,小肠已经不再成为检查的“禁区”。相对来说,小肠疾病发生率低于大肠疾病,但是临床上仍有部分患者不幸罹患小肠疾病,最常见的小肠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放射性小肠炎、小肠瘘、小肠血管畸形、小肠肿瘤性病变、短肠综合征等。小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一直是一个挑战。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小肠CT造影(CTE)检查是目前公认的小肠疾病首选检查方法。其具有无创、快速、无痛苦等优点。
什么是小肠CTE
小肠CTE就是小肠造影检查,是对小肠行CT扫描的一种检查方法,是通过口服中性密度造影剂后充分扩张肠管,利用多层螺旋增强CT快速、薄层扫描和强大的后处理功能来清晰勾勒肠壁、肠腔及肠管外病变。因其无创,且对肠壁内、肠外病变的诊断有显著优势,可以有效弥补内镜检查的局限和不足,有助于合理、准确地评估病情、判断预后及术前手术指导等。该检查操作简单,患者的耐受性较好。主要是针对小肠的病变,与目前成熟的胃镜、结肠镜结合,堪称消化系统检查的“三剑客”,传统小肠检查盲区有望得以解决。
CTE检查适应症
1.小肠梗阻:显示梗阻近段肠管扩张,远段空虚萎陷,扩张肠管与萎陷肠管间出现“移行部”。
2.克罗恩病:能高度精确地显示黏膜病变、肠壁增厚及肠外并发症,能显示瘘管与周围肠管的关系,判定病变的活动性,并能反映有无结肠受累。
3.肿瘤:CTE能更精确地判定小肠肿瘤的数目。有学者认为CTE能发现小到直径5mm的结节,能清楚显示黏膜或黏膜下结节。能有效区分恶性肿瘤、纤维化和粘连。
4.诊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包括胃肠道间质瘤、类癌、小肠腺癌、Meckel憩室和空肠的血管畸形引起的消化道出血。
5.其他:区分放射性肠炎的受累节段和正常肠管:能清楚地显示梗阻原因;能清楚显示肠内瘘等。
回肠间质瘤,增强明显强化。
小肠克罗恩病,肠壁增厚并强化,梳齿征明。
CTE检查前的准备
1.检查前一日晚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晚餐后禁食(可少量饮水),晚8点开始服用缓泻溶液进行胃肠道清洁,检查前禁食8h以上。
2.检查当天早上禁食,检查前1小时开始口服医护人员配置的2.5%甘露醇等渗溶液约2000ml,以充盈肠道(相当于每15min口服500ml,过程中建议患者尽量多走动)。
3.患者在医师或护士指导下使用654-2肌注20mg,以减少胃肠蠕动。肌注完成后口服最后500ml进入检查室进行检查。
*等渗甘露醇CT值与水接近,口感微甜,大剂量口服不会影响血浆渗透压。
CTE检查注意事项
CTE检查禁忌症是对造影剂或低张药物过敏者;甲亢、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气管和支气管瘘患者。
为防止患者因饮用大量液体导致呕吐,可指导患者多走动。
有心律不齐、青光眼和前列腺肥大伴尿潴留者禁用654-2。
肠穿孔慎用;CT小肠造影检查后24h内不建议行电切手术治疗及电切肠镜治疗。
进入检查室之前教会患者吸气憋气。
告知患者检查整个过程如有不适检查时请讲话,但始终保持身体不动。
注射对比剂会全身发热是正常现象不用紧张。
完全性肠梗阻的病人不需要口服对比剂,可直接利用梗阻肠道内的液体形成良好的肠腔扩张状态。
CT小肠造影检查具有无痛性、适用广泛、操作简便安全、检查全面、清晰、精确等优点。为临床小肠相关疾病带来了便捷,解决了临床对小肠疾病诊断的需求,能大大改善小肠疾病的检出率和诊断的正确率。江门市第二人民医院已常规开展CT小肠造影(CTE)检查,采用口服2.5%等渗甘露醇扩张小肠后,通过静脉注射对比剂使肠壁及肠黏膜强化,利用【GE Optima CT 620 124层CT】进行快速、大范围容积扫描加上强大的后处理技术,小肠充盈良好图像清晰,为小肠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谢志骏,门急诊放射党支部书记、放射科主任、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本科学历,毕业于江西医学院医学影像学专业,从事放射影像诊断工作近20年。以第一作者参与江门市科技局立项1项、江门市卫生健康局立项1项,发表多篇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多篇。
擅长全身各系统疾病CT、MRI诊断,尤其擅长胸部、腹部及神经系统各种疾病诊断。重点:肺结节性质分析,胸部、腹部肿瘤影像诊断。
撰稿:谢志骏
一审:曹昆恒
二审:闫志兵
编辑:小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