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82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流感盛行】中医教您如何提高免疫力,免受流感侵袭

来源:江门市中心医院蓬江分院  发表时间:2024-01-16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发于冬春季节。流感属于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从中医角度来讲,流感属于中医“疫病”的范畴。

无论是流感病毒,还是新冠病毒,抑或是其他诸如细菌、真菌、衣原体或支原体等致病菌,它们都有一个适合自己生存、繁殖的环境,这个环境的湿度或干燥或潮湿,温度或寒或热,氧气或充足或匮乏。这些致病菌赖以生存的寒热、燥湿、有氧或无氧环境,与中医学所论的“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气具有高度相似性。运用中医药的各种治疗方法做到“祛风散寒”“清热除湿”“泻火润燥”,即可达到杀菌灭菌的目的。

中医如何预防流感?

年轻、免疫力强的人群罹患流感的风险相对较低,而年老体弱、免疫力低下的人群罹患流感的风险相对较高。针对流感的这个发病特点,运用中医导引、推拿、中药(比如黄芪、人参、党参、五指毛桃等)等方法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机体将流感病毒排出体外,继而促进康复。

中医预防流感可以从提高免疫力和做好防护、远离流感病毒两个方面入手。按照中医的说法,就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下面,从衣食住行动卧等方面论述具体预防流感的方法:

穿衣:冬天天气寒冷,要穿棉衣防寒保暖,必要时可以戴棉帽、围巾、口罩、手套,穿棉鞋。

饮食:饮食以温补为主,冬令时节,气温骤降,可进补“当归生姜羊肉”。源自中医经典《金匮要略》中的温补名方,也是古代宫廷的冬日滋补药膳。减少进食寒性食物,可酌情服用“桂枝汤”以达到“燮和阴阴,调和营卫,阴中求阳”的目的。

居住:居住环境要温暖舒适,明亮通风。天气温暖时,可酌情短时多次开窗通风(每次15~30分钟,每天3~4次),但天气比较寒冷,或午休及夜间睡觉,或免疫力比较弱时不建议开窗。

出行:出行时以步行为佳,距离较远的可选择公交车、出租车或自驾,一般不建议骑自行车、摩托车或电动车,除非有齐全的御寒装备。

锻炼:建议室内运动,以太极拳、八段锦、六字诀、五禽戏、易筋经等相对柔和的运动、身体微微出汗为佳,避免剧烈运动,大汗淋漓,避免夜间运动。

作息:作息首先要规律,其次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最后冬天要早睡晚起。一般建议晚上10点左右睡觉,23点之前进入熟睡状态。然后,早晨七点左右起床。避免长时间熬夜,或起床过早。

经络操:根据中医经络循行路线,拍打人体的主要经络,拍打力度以自己能忍受为主,每天1~2次,预防流感,建议拍打肺经、膀胱经和督脉。有条件者,可以逐次拍打全身主要的十四条经络。

手指点穴:平时可以按揉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关元、气海、百会、风池、大椎等可以补养正气的穴位。每穴3分钟,每天1~2次。

穴位贴敷:夏天有三伏贴,而冬天也有三九贴。预防流感,可以贴敷大椎、肺俞、足三里、关元等穴位。

艾灸:可以艾灸足三里、太溪、关元、大椎、风池等穴位。有糖尿病或感觉功能减退或其他艾灸禁忌症的不宜艾灸。

以上为中医预防流感的一些方法,非治疗方案,如有高热、乏力、肌肉酸痛等疑似流感者,请及时就医。

 

撰稿:齐世强

一审:梁慧、邓盈军

二审:曹昆恒

编辑:小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