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流行性感冒,属于中医学“疫病”的范畴,根据疫病的性质,大体上可分为“寒疫(包括伤寒、寒湿疫)”和“温疫(包括温病、湿热疫)”两大类,中医治疗流感注重“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较多人会把流行性感冒与普通感冒混淆,两者虽然都是呼吸道疾病,但完全不同,流行性感冒具有传染性,多有流感疫区接触史,临床上以发热,肌肉疼痛,神疲乏力等全身症状为主要表现,一般症状比较重,而鼻塞、流涕、咽痒、打喷嚏、咽痛等局部症状相对比较轻微,病程通常持续7—10天。普通感冒,没有传染性,临床上以鼻塞、流涕、打喷嚏、咽痒、咳嗽等鼻咽部症状为主要表现,并且症状一般比较轻,病程通常持续3—5天。完善血常规、胸部DR(或胸部CT)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有助于流感和普通感冒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流感的表现
流感的常见临床表现有:发热,肌肉疼痛,头痛,神疲乏力,发冷,咽痛,咳嗽,鼻塞,流涕等。若为重症流感,还可见高热,剧烈咳嗽,咯脓痰,呼吸困难,烦躁,惊厥等。
流感的治疗
流感的治疗,强调:一旦确诊,尽早治疗,中西医并重,辨证论治。西医治疗流感,以抗病毒为主。而中医治疗流感,则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经验,独特的方法,比如早在秦汉时期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有“疫病”相关的论述,而东汉时期的《伤寒杂病论》则是治疗“伤寒疫病”的经典著作等等。现重点介绍中医治疗流感的几个常用方:
• 药物组成:葛根,麻黄,桂枝,生姜,芍药,大枣,炙甘草。
• 临床表现:发热,怕冷,头痛,项背痛,腰痛,四肢关节痛,肌肉疼痛,无口渴,无汗,舌淡红苔薄,脉浮紧。
• 临证加减:
若伴有呕吐者,加法半夏;若伴有汗出,脉象浮弱者,去掉麻黄;若伴有口苦,寒热交替者,去掉麻黄,加柴胡、黄芩;若伴有咽痛,咽部不红,无口渴,加法半夏、桔梗;若伴有高热、烦躁、无汗者,加生石膏;若伴有湿邪,舌苔白腻者,加茯苓、白术;若伴有咳嗽、气喘者,去掉葛根,加厚朴、苦杏仁。
• 注意事项:本方适用于伤寒表实证,可用于以疼痛为主的伤寒疫病,若体质虚弱,或为发热、口渴、汗出、舌红、大便秘结、腹痛拒按等实热证者禁用。
• 药物组成:柴胡,黄芩,法半夏,人参,生姜,大枣,炙甘草。
• 临床表现:一会儿冷,一会儿热,寒热交替出现,或反复发热,口苦,头痛,头晕,咽干,心烦喜呕,纳食差,舌苔黄白相间,脉弦。
• 临证加减:
若伴有关节疼痛,加桂枝、芍药;
若伴有口渴,去掉法半夏,加人参、天花粉;
若伴有咳嗽,去掉人参、生姜、大枣,加干姜、五味子;
若伴有胸腹满闷,腹泻,苔白厚腻者,加厚朴、陈皮、苍术;
若伴有咳嗽,咯黄痰,加黄连、瓜蒌、鱼腥草。
• 药物组成:麻黄,附子,细辛。
• 临床表现:发热,鼻塞,流涕,身体疼痛,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脉沉弱无力。
• 临证加减:
若伴有咽痛,咽部发红者,加金银花、连翘;
若伴有纳差,乏力明显者,加党参、白术、干姜、甘草;
若伴有咳嗽,咯黄痰,口渴,去掉细辛,加生石膏、苦杏仁、甘草;
若怕冷、乏力明显者,去掉麻黄,加党参、黄芪、桂枝、生姜、大枣。
• 注意事项:若无太阳表证,而为精神疲惫,脉沉细微弱的纯少阴病,虽有发热,也禁用此方。
• 药物组成:麻黄,苦杏仁,甘草,石膏,金银花,连翘。
• 临床表现:怕冷,发热,咳嗽,气喘,咽痛,舌红苔薄黄,脉数。
• 临证加减:
若伴高热不退,加黄柏、栀子、淡豆豉、芦根;
若伴头身疼痛,高热抽搐者,加黄柏、栀子、淡豆豉、蝉蜕、僵蚕、全蝎、钩藤;
若伴有高热神昏者,加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
• 药物组成:厚朴,草果,黄芩,知母,槟榔,柴胡,石菖蒲。
• 临床表现:昼夜发热,傍晚前后发热加重,头身疼痛,胸满心烦,口苦咽干,舌苔白或苔白如积粉,或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数,或滑数。
• 临证加减:
若身痛严重者,加羌活、白芷、防风;
若伴便秘者,加大黄;
若伴高热者,重用柴胡;
若伴有咳嗽,咯黄痰者,加鱼腥草、桑白皮。
葛根汤、小柴胡汤、麻黄附子细辛汤为治疗“寒疫”的处方,而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和达原饮是治疗“温疫”的处方,两者寒热性质不一样,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另外,疾病复杂多变,而中医方剂也加减灵活,当然了,中医方剂浩如烟海,能治疗流感的方剂也远不止于上述几个处方,请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辨证论治,切不可私自盲目用药。
江门市中心医院蓬江分院
康复医学科简介
康复医学科成立于2009年,是我院临床重点专科,科室由病房、门诊、康复治疗中心三个部分组成,现有成员43人,其中医生团队7人,治疗师团队18人,护理团队18人,包括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2名,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6人,形成了以老带新的以中青年技术骨干为主的康复团队,具备良好的临床康复诊疗及教学科研能力。
科室特色
科室目前开放床位88张,设有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语言治疗室、吞咽治疗室、认知治疗室、物理因子治疗室、康复功能评定室、中医传统疗法治疗室等,拥有上下肢康复机器人、Walker view数字监控跑台、平衡测试与训练系统、SVG上下肢振动康复训练器、德国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等速肌力训练仪、吞咽评估与训练系统、语言认知训练系统、体外冲击波治疗仪等大批高精尖的现代康复治疗设备。科室采用中医传统特色康复技术及先进的现代康复技术,为各种功能障碍患者提供最及时的全面评估、全程关注的中西医结合特色康复治疗,构建了从急性期、恢复期到后遗症期、慢病管理的全程立体康复模式,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联系我们
• 康复医学科一区:综合楼14楼 联系电话:3921139
• 康复医学科二区:综合楼15楼 联系电话:3920658
• 康复治疗中心:综合楼16楼 联系电话:3921905
撰稿:齐世强
一审:梁慧
二审:曹昆恒
三审:闫志兵
编辑:小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