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到了,在医院总会见到穿着宽松上衣的小男孩在过道上走着“企鹅步”,进行包皮手术似乎成了“热门”手术。
许多家长都会有疑问,这一刀真的是必须切的吗?包皮割还是不割?割包皮后注意事项?
包皮是丁丁上的“一件衣服”
包皮是指位于阴茎前端包住龟头的那层皮,它是丁丁优质皮衣,贴身裁剪,具有超好的伸缩性。
包皮含有大量触觉感受细胞,是性敏感部位;
包皮具有保护丁丁不受伤害,还能保持丁丁柔软、湿润和良好的敏感性;
包皮的腺体能分泌抗细菌和病毒的蛋白,是身体免疫预防的一道防线。
可以简单理解为:包皮就是丁丁的“一件衣服”。
常见的包皮分类
正常包皮
可以暴露出大部分龟头,包皮缩在龟头后面。
包皮过长
包皮较长,完全包住龟头,但在阴茎勃起或用手将包皮往下翻时,才能够显露龟头和尿道口。
包 茎
包茎包皮不能上翻使阴茎头外露,常由于包皮口过于狭窄及包皮与阴茎头粘连所致。
*3岁前孩子的包皮无法外翻显露是属于正常现象,也称为生理性包茎,3~5岁以后包皮逐渐可以上翻。
什么样的“小丁丁”需要修理?
小孩在尿尿的时候,丁丁前端会像小灯泡一样鼓起,小便特别细而无力,虽然能够尿出来,但是需要用力,说明包皮口非常狭小,且易造成泌尿道感染,这种情况就需要割。
包皮仔细清洗以后还会出现包皮发炎、龟头炎、尿路感染等问题时,就早点割。
男童5岁以后包皮过长、不能轻松上翻者,有必要割。
男童5岁以后包皮口狭小、完全不能上翻露出龟头者,必须要割。
男孩8岁左右,包皮黏连情况没有得到改善,会造成永久性包皮黏连,年龄越大治疗越困难,因此对于包皮黏连的,建议在7-8岁以前进行治疗。
重点来了!这些孩子不能割这“一刀”
3-4岁前孩子包皮过长或包茎属于正常现象,称为生理性包茎,如无症状,暂无需处理,随着年龄增长,大概率会改善。
肥仔:肥胖的孩子,不能轻易割包皮。一是因为脂肪多,尺度很难把握;二是包皮切了之后,丁丁会回缩,从而引起包皮口狭窄,需要再次手术。因此,肥仔第一步是减肥,第二步才是割包皮。
阴茎畸形:如果有尿道下裂、隐匿阴茎、阴茎下曲、璞状阴茎等情况,就不要贸然割包皮了。因为包皮是进行阴茎或尿道修复的绝佳“原材料”。
此外,有其他全身疾病,比如凝血功能障碍等情况,也不能割。正在并发包皮感染、阴茎头炎的患儿,必须等炎症消退后才能做手术。
想要丁丁恢复好,术后应注意哪些?
手术当天家长须随时观察龟头颜色,如果龟头颜色瘀紫色,及时返院就诊。
随着麻药逐渐失效,孩子逐渐感觉到伤口疼痛,因为每个人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不一样,所以有些孩子觉得没多大感觉,但有些却会很敏感,家长需要遵医嘱按时给予口服止痛药物。
第一次小便时往往麻药已经失效,小朋友很多时候在拉出几滴后,由于沾湿龟头后感觉刺痛,就会强行忍着,有些甚至忍上十几个小时。家长需要多鼓励孩子及时排尿同时多饮水,排多一两次尿就不觉得疼了,排尿时出现少量红色尿液,属正常,无需担心。小便时请家长陪同,每次小便完可用干净的纸巾或棉签沾干)
为了减少龟头的剐蹭,术后最好穿宽松的裤子或者直接穿开裆裤。
休息3—5天,避免长时间站立、久坐,过多的活动会导致阴茎头水肿,影响伤口愈合。
术后部分患者的包皮可能会有些水肿,一般情况不必处理。如特别严重,则需速来医院就诊。
术后一周内忌酒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小包皮、大学问”
最后,专家建议
想做手术的患儿家长
尽早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
找专科医生进行检查和评估
专家介绍
INTRODUCTION
廖勇彬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医学博士
江门市泌尿生殖研究所所长
江门市医学会会长
中山医科大学外科学 博士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江门市第三、四批优秀中青年专家和拔尖人才
江门市首批首席医学专家
第三届中国十大男性健康科普专家
广东省男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泌尿外科学分会常委
中国性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委员
江门市医学会泌尿男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从事外科及泌尿外科工作35年,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达90%,疑难病治疗成功率达95%,重大疾病手术成功率达98%。在微创腔镜技术、肾移植及男科学有较高造诣,带领江门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的腔镜微创技术、肾移植及男科学在江门五邑地区处于领先水平。获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四项、江门市科技进步奖十余项
2000年创建江门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和男科学实验室,2001年率先在江门五邑地区开设男性性医学和性心理咨询门诊,对男性不育症、勃起功能障碍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较高的操作技能,在《江门日报》举办男科学专栏80多期,已在全国级省市级杂志报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四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擅长男性生殖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对婴幼儿及青少年生殖方面的健康教育、咨询指导及相关疾病的诊疗有很深的造诣;在泌尿外科(男科)疾病诊治、膀胱肿瘤、内窥镜技术、前列腺疾病、体外冲击波碎石、肾移植、男性病、性心理咨询等有较丰富经验。
微信智慧医院在线预约
声明:本文仅为健康科普,非商业用途,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撰稿:梁小雅
一审:廖勇彬
二审:曹昆恒
三审:闫志兵
编辑:小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