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82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预防脑卒中,慎防斑块形成】医生:为颈部血管排雷,彩超检查是重要手段

来源:江门市中心医院蓬江分院  发表时间:2024-05-09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日趋年轻化,因此需要一种无创高效的检查手段及早发现疾病,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就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颈部血管彩超检查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基本检查方法之一,经常用于脑卒中的筛查。颈部血管彩超检查为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1 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的内容

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可显示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颈内静脉及椎动脉,通过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频谱多普勒超声得到不同的超声图像,再作出各种超声诊断。

正常颈动脉内-中膜厚度<1.0mm,≥1.0-1.5mm为内-中膜增厚,≥1.5mm或局部内-中膜增厚超过周边50%为斑块形成。当有斑块形成时,应对斑块进行大小的测量并描述斑块的大小、位置、范围、形态、回声特征及表面有无溃疡、血栓等。多项研究表明颈动脉稳定型斑块不易产生有症状颈动脉栓塞或闭塞,而狭窄程度不严重的颈动脉易损斑块更易产生症状性颈动脉栓塞或闭塞等后果。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如发现易损斑块时,应详细描述并给出相应的超声诊断。

当有颈动脉或椎动脉狭窄时,可根据二维测量的狭窄率及频谱多普勒测出的血流速度综合评价狭窄率,血管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50%,中度狭窄50%-69%,重度狭窄70%-99%,完全闭塞100%。

当发现颈内静脉血栓或颈动脉血栓时,需区分急性血栓与慢性血栓、完全性与不完全性。对于有脑供血不足的患者,椎动脉的检查要特别关注其内径及走行。

图注:A.二维超声纵切面显示颈内静脉内低回声血栓;B.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颈内静脉血栓处的血流充盈缺损;C. 二维超声纵切面测量颈动脉斑块大小;D。彩色多普勒显示椎动脉从颈椎第四横突孔进入椎间段。

2 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的适应症

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病家族史的人群。

出现头晕、耳鸣、恶心、失眠、头痛、晕厥、记忆力减退等缺血症状的人群。

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高尿酸、长期焦虑、吸烟、酗酒、熬夜、不健康饮食、肥胖等有斑块形成相关危险因素的人群。

既往有颈动脉斑块、椎动脉斑块、颈内静脉血栓的人群,需要定期复查。

对实施颈动脉、椎动脉、脑血管病变手术或介入治疗的人群进行术前评估。

颈动脉、椎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或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的人群,定期进行复查。

颈内静脉置管后检查,或拔管后复查。颈部行放疗术后检查。

40岁以上无症状人群,建议纳入常规体检项目。

3 发现颈动脉斑块后如何处理

颈动脉内膜增厚或斑块形成均提示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需要进行改善生活方式、加强运动、控制血脂血压血糖等心血管危险因素。

当发现颈动脉斑块时,需结合血脂水平,才能决定是否需要他汀治疗,主要目的是稳定斑块并减少心血管疾病,而不是逆转斑块。当超声诊断提示存在易损斑块或颈动脉狭窄超过70%时,除需要进行他汀药物、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稳定斑块外,需专科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进行介入或手术治疗。颈动脉斑块一般需要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超声,来观察斑块的进展情况。

医生介绍

INTRODUCTION

李翠玲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医学硕士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帮扶专家

2014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从事超声诊断工作近10年。擅长心脏、颈部血管、四肢血管、造瘘术后、腹部脏器、浅表器官、妇产科的超声诊断。

参与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广州市卫健委项目2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及中文学术论文数篇。

江门市中心医院蓬江分院

功能科简介

江门市第二人民医院功能科位于门诊楼2楼,广泛开展心脏、腹部、妇产、小儿、血管、浅表器官(包括甲状腺、乳腺、全身浅表占位及淋巴结)等全身多部位、各脏器的彩超检查,开展胎儿四维彩超检查、经阴道三维彩超检查。拥有全球顶尖超声设备美国GE Voluson™ E10、GE Vivid E95、GE LOGIC E9等高档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2台常规心电图仪及6台高档24小时动态心电图仪。

我院功能科秉承“求精求准,勤勉仁心”的科室文化,“五心换一心”的服务理念!

即日起

大家就可以前往

江门市第二人民医院

门诊楼二楼功能科导诊台

预约检查哦

科室联系电话:0750—3920316(请在工作时间内拨打)

 

撰稿:李翠玲

一审:张国南

二审:曹昆恒

三审:闫志兵

编辑:小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