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驻我院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帮扶专家刘峰博士成功救治一位因鱼刺引发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病人,为外科处理这种肛周急、重症积累了治疗经验。
病情介绍:患者男性61岁,因“臀部疼痛10余天”入院,曾自行使用“膏药”外敷,疼痛不缓解,3天前疼痛明显加重,查体见双侧臀部、肛周及会阴区皮肤红肿明显,有脓性分泌物,白细胞升高,CT提示肛周、双侧臀部、膀胱前间隙、左腹膜后积液积气,诊断:肛周、盆底坏死性筋膜炎,给予肛周及腹壁清创、引流,术中脓腔内见鱼刺,考虑肛周感染来源于鱼刺造成的直肠或肛管损伤,术后病人恢复良好。
术前急诊CT图:
术中取出的鱼刺:
术后拔除引流管后复查CT:
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是什么?
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以累及会阴部为主的严重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其特点是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常并发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最常见的病因是肛周脓肿,除肛瘘造成的肛周脓肿外,临床也会经常见到鱼刺、牙签等尖锐异物损伤肛管直肠后引发的肛周脓肿,在免疫力低下、糖尿病等诱发因素下形成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手术治疗是治疗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无可替代的治疗方法。一旦明确诊断,应该及时进行彻底的清创手术。手术应彻底清除坏死筋膜和皮下组织,以阻止感染的进一步蔓延扩散,减少坏死组织、细菌和毒素吸收导致的全身中毒感染症状。同时给予联合应用抗生素及全身支持治疗。
急性坏死性筋膜炎临床表现有哪些?
局部症状:急性坏死性筋膜炎临床表现为开始肛周剧烈疼痛,肛周、会阴区皮肤由红肿逐渐发紫、发黑,出现水泡,当病灶部位的感觉神经被破坏后,疼痛缓解,患部麻木。切开受累皮肤后可见脓性渗出,奇臭。
全身中毒症状:疾病早期,局部感染症状尚轻,患者即有畏寒、高热、厌食、脱水、意识障碍、低血压、贫血、黄疸等严重的全身性中毒症状。若未及时救治,可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和中毒性休克等。
坏死性筋膜炎常见诱因有哪些?
肛周脓肿治疗不及时
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
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
粒细胞减少症
大手术后
癌症等
如何预防坏死性筋膜炎的发生?
重视肛周疼痛,及时就医治疗肛周感染性疾病(最为重要)
控制体重、血糖,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避免久蹲久坐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肛周清洁
温馨提示
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是肛肠科危重症,发展迅速,如高度怀疑可立即行CT检查,一旦明确诊断,必须尽早手术,广泛切开,清创引流,同时要高度重视因感染加重引发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等合并症。再次强调,如出现肛周疼痛要及时就医,不应简单止痛、消炎,以免延误治疗,出现更严重的情况。
*若您或朋友有肛周疾病(痔、肛瘘、肛裂、环形痔、复杂肛瘘、克罗恩病肛瘘、藏毛窦、盆底坏死性筋膜炎等),欢迎致电联系:0750-3920325。
专家团队
INTRODUCTION
刘峰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帮扶队队长
一直从事普通外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20多年。博士毕业后从事结直肠恶性肿瘤的微创治疗及综合治疗,主要研究方向是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机制,较早开展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腹膜转移病人,结合目前基因筛查结果对局部不可切除结直肠癌开展以靶向、免疫治疗为主的转化治疗。长期从事肛周良性疾病(痔、肛瘘、肛裂等)治疗,擅长处理较复杂肛周良性疾病,如环形痔、复杂肛瘘、克罗恩病肛瘘、藏毛窦、盆底坏死性筋膜炎等。
教育背景
1999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学士
2008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 外科医学硕士
2012年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 普通外科学博士
学会任职
广东省保健协会肠道保健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院协会肿瘤防治管理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州市医学会腔镜外科学分会委员
杨炜
普外科副主任医师
江门市医学会微创外科分会委员
1993年毕业于宁夏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先后于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进修学习。擅长肝、胆、胃肠、甲状腺乳腺、痔、瘘、疝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并掌握腹腔镜下(消化道疾病的及腹壁疝手术)普外科疾病的手术治疗。
撰稿:杨炜
一审:刘峰
二审:曹昆恒
三审:闫志兵
编辑:小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