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肠胃息肉?
胃肠道息肉就是在胃肠道黏膜隆起局限性增生而形成的肿物。胃肠道息肉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个形态学的描述。突出于肠道黏膜表面的上皮组织,统称为肠息肉,是生活、环境、遗传因素等多个因素综合影响而出现。按其所在病变部位可分为胃息肉、十二指肠息肉、小肠息肉、结直肠息肉,以结直肠为主要发病部位。
什么因素会导致长肠胃息肉?
肠息肉可以长在小肠上,也会长在大肠上,其中大多数息肉位于大肠,数量也不等,有些人甚至会长数十个。常见影响长肠胃息肉的因素如:遗传因素、幽门螺杆菌(Hp)感染、抑酸药、吸烟、饮酒等。
另外,有研究认为较多肉类(尤其是牛肉、羊肉之类的红肉)、腌制食物、油炸食物,较少进食蔬菜类,高脂血症、肥胖等会增加罹患胃息肉的风险。老年人比青年人、男性比女性更易罹患胃息肉。
长了肠息肉会有哪些症状?
长了小的肠息肉,绝大部分人不会有特别的感觉,最多偶尔出现肚子痛、腹胀等症状,所以多数人不会特别在意。只有当息肉比较大时,才可能出现拉黑便、粑粑里带血、大便次数增多、经常腹痛等等比较明显的症状。
怎么预防胃肠息肉?
多吃蔬菜瓜果,适当控制肉类的摄入量,少吃腌制食物、油炸食物;少饮酒、吸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
科学地治疗便秘;
根除幽门螺旋杆菌。
Q 怎么治疗胃肠息肉?
A 暂时没有哪一种药物可以把已经长出来的肠息肉消掉。对付肠息肉有且只有一种办法——割!
一般不需要开刀,胃肠镜下即可完成。常用方案有以下几种:
(1)活检钳钳除息肉
一般较小的(直径<5mm),在行胃肠镜检查时,医生会直接用活检钳钳取。
(2)高频电凝电切术
为内镜治疗息肉中重要又常见的一种。这种方法利用高频电流将接触到圈套组织产生高热而被烧灼切断,完整快速地切除息肉并彻底止血。此方法不仅操作简便,病人无痛苦,费用低廉,并发症较少,而且能获得整个息肉的病理检查结果。
(3)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MR)
即在内镜下将病变黏膜剥离,并用高频电流完整切除
(4)氩气喷凝术(APC)
(5)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6)热活检钳电凝钳除术
温馨提示
息肉切除后多久复查一次?这个要根据息肉的数目、大小、性质,还有要看患者是不是高危人群来决定。普通情况下,术后1~3年需复查肠镜。特殊情况如息肉很大或者病理检查后考虑息肉是上皮内瘤变、早期结肠癌,那复查间隔时间就需要提前,具体请听从医生安排。
江门市中心医院蓬江分院消化内科简介
江门市中心医院蓬江分院消化内科消化内科是由消化内科门诊、消化内镜中心和病房三部分组成。科室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广州消化疾病中心蓬江临床诊疗基地”,“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科室配备各种先进的诊疗设施。包括日本富士2500电子胃肠镜和奥林巴斯290电子胃肠镜,奥林巴斯先进的超声内镜,MiroCam胶囊内镜。我科目前诊疗范围已涵盖了本专科病种,业务涉及消化内科常见病和危急重症的诊断和治疗。采用高清数字化电子内镜系统提高早期胃肠道肿瘤病变的观察,胶囊内镜检查小肠疾病。开展常规检查、无痛胃肠镜检查及多种镜下治疗手段(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消化道出血镜下止血、EMR、镜下内痔结扎术等)
消化内科专家名片
INTRODUCTION
尹合坤
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学科带头人、首席专家
1991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从事消化内科30余年,擅长消化系统疾病、肝硬化、胆胰疾病的诊治。在ERCP治疗胆胰疾病及双气囊小肠镜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多次主持“珠中江”、江门地区消化病学年会及继续教育项目,承担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
林任萍
消化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江门市消化病学会委员
江门市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分会委员
江门市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对消化内科疾病诊治经验丰富,如急慢性胃炎、消化道出血、炎症性肠病、消化性溃疡、胰腺炎、肝炎、肝硬化等疾等疾病。擅长电子胃肠镜检查及镜下治疗,息肉切除术,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消化道出血镜下止血、EMR术等。在国家和省级杂志发表论文五篇。主持市卫生局科研三项,主持市科技局科研一项。
李斌
原消化内科主任、返聘专家
副主任医师
1990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临床医疗系,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从事内科临床工作近30余年,先后在兰州军区解放军传染病中心(肝病中心);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内镜中心;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进修学习,尤其擅长对各类消化性疾病、肝病等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电子胃镜及肠镜的操作,并掌握内镜下治疗技术;息肉切除、异物钳取术、食管癌支架置放术,镜下止血等。曾担任江门市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委员,江门市中医药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梁贵深
主治医师
毕业于广州医科大学,从事消化内科十年,曾在江门市中心医院窥镜中心进修,熟悉急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根除、消化道出血、乙肝等治疗,善于电子胃肠镜检查及胃肠息肉镜下钳除、PSD等镜下治疗,在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一篇。
胡金龙
住院医师
毕业于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毕业后在电白水东医院任全科医师,曾至佛山市中医院规陪3年,对消化内科疾病有较多的诊治经验,如急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消化道出血、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消化性溃疡、胰腺炎等疾病的治疗。
余俊毅
主治医师
2013年毕业于广东医学院临床本科,学士学位。2017年至今从事消化内科临床工作,对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炎症性肠病等疾病内科诊治熟悉;2015年至今在老年病科工作,2021年完成全国老年医学人才培训实施项目,对老年综合评估、老年常见慢性病的诊疗熟悉。
陈名
住院医师
大学本科,毕业于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曾在广西中医一附院脾胃肝病科住院医师规培,曾至江门市中心医院消化科进修学习。熟悉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黄疸,肝衰竭,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等疾病的中西医治疗。
张思慧
住院医师
中医内科专业硕士研究生 毕业于暨南大学,曾于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规培3年。熟悉消化内科常见病的中西医诊疗,如对急慢性胃肠炎、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急性胰腺炎、不完全性肠梗阻等疾病。中医师承于清中医一派,熟悉中药、灸法、火针、常规针刺、推拿等治疗方法。
邬爽
住院医师
2018年毕业于湖北科技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后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协同基地顺利完成为期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工作。曾于江门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进修学习,熟练掌握了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擅长于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急性胃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胃肠相关疾病的诊疗及胶囊内镜的操作、阅片。
部分图源网络
撰稿:黄凯玲、梁贵深
一审:林任萍
二审:曹昆恒
三审:闫志兵
编辑:小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