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最近看东西越来越模糊,连报纸上的字都要凑很近才能看清,是不是老花眼加重了?”在医院眼科门诊,这样的咨询场景十分常见。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睛里的“镜头”——晶状体,会逐渐变得浑浊,就像给玻璃蒙上了一层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白内障”。它悄悄地偷走我们的视力,让原本清晰的世界变得模糊不清。
很多人在听到“白内障”这三个字时,可能会有些紧张,甚至担心是不是马上就要手术了。但其实,什么时候做白内障手术,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答案”,它更像是“量身定制”,取决于您的具体情况和生活需求。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什么时候是做白内障手术的“最佳时机”,让您能更好地把握重见清晰世界的机会。
白内障早期有哪些信号?这7个症状别忽视
白内障的进展速度因人而异,有些人几年变化才一点点,有些人变化则比较快。当出现以下情况时,您可能需要和眼科医生好好聊聊手术的事了:
· 看远或看近都模糊了?以前能看清报纸的字,现在需要凑得很近?看电视时,画面也模模糊糊?
· 白天晚上视力差别大?晚上开车时,路灯、车灯晃得厉害,看东西重影,甚至不敢开车?
· 颜色辨识度降低?感觉世界变得灰蒙蒙的,以前鲜艳的颜色现在看起来没那么鲜亮了?
· 出现“二次视力”或“老花加重”?以前看近需要老花镜,现在不戴老花镜反而能看清近处的东西了,这可能是晶状体变浑浊后的“近视化”表现。
· 眼睛容易疲劳、酸胀?晶状体浑浊可能会增加眼睛调节的负担,导致用眼后更容易感到疲劳、不适。
· 眼睛对光线敏感(畏光)?即使在不是很强烈的阳光下,也觉得眼睛刺痛、不舒服。
· 单眼视物出现复视或重影?以前一个物体,现在却看到两个或多个影子的感觉。
医生根据以下几个标准来评估您是否需要手术
· 视力标准:您的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戴眼镜后的视力)是否已经低到影响您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例如,如果您需要开车,法律规定可能有最低视力(4.9)要求。
· 功能需求:您是否因为视力下降而无法完成一些您想做的事情?比如,因为看不清而不能继续您的爱好,不能安全地出行,甚至影响到社交。
· 晶状体浑浊程度:医生通过专业的仪器检查(如裂隙灯),会看到晶状体浑浊的具体位置和程度。有些晶状体浑浊只在瞳孔散大后才明显,对白天的视力影响不大,但可能在夜间或暗光下影响较大。
换句话说,当白内障已经“妨碍”到您的正常生活,让您觉得“不方便”、“看不清”、“有困扰”时,就是最适合考虑手术的时机。
手术真的需要等熟透了才做吗?
以前,由于手术技术和设备的原因,可能需要等待白内障“成熟”了才做,但现在手术技术非常发达,“熟透”的白内障反而可能增加手术难度,例如晶状体核变得很硬,难以取出。
因此,最科学的做法是: 听从医生的专业建议,在白内障已经对您的生活造成影响,但又不至于因太“熟”而增加手术风险的时候进行手术。
医生简介
INTRODUCTION
余玄忠
· 医师
· 江门市医学会基层儿童保健分会委员
擅长诊治青少年屈光不正、睑板腺囊肿、结膜炎、葡萄膜炎、白内障、青光眼、干眼症、眼底疾病等常见及疑难眼病,掌握眼科常规检查与治疗技术。秉持专业、耐心的服务理念,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优质的眼健康管理方案。
陆伟玲
· 主治医师
· 眼耳鼻咽喉科组长
· 广东省视光学会会员
· 广东省视光学会视觉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 江门市医学会眼科学会委员
· 江门市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委员
擅长眼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的诊治。对于鼻腔鼻窦等相关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对耳鸣、耳聋及眩晕的诊断及治疗有独特的见解,是对眼表疾病,青少年屈光不正,近视防控有心得。
石志成
· 江门市中心医院蓬江分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 主任医师,二级高层次人才
· 广东省医院协会眼健康管理专业常务委员
· 广东省医院协会慢病管理专业常务委员
· 广东省视光学学会屈光手术专业委员
· 江门市医学会眼科学会委员
· 江门市健康科普专家
毕业于中山大学眼科中心,曾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附属Careggi医院研修等。熟练掌握眼科疾病诊治,尤擅长青少年近视防控、眼表疾病、眼前段显微手术等。曾获市级科学技术奖、院级创新技术奖等。
老年医学中心(门诊楼4楼)
撰稿:余玄忠
一审:陆伟玲
二审:曹昆恒
三审:闫志兵
编辑:小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