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82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小结节 有大学问】别搞混,胸膜牵拉和胸膜侵犯差别可大了!

来源:江门市中心医院蓬江分院  发表时间:2025-07-27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png/35Q7JmPav9CYrg8MV9jmhdHicgnKp6icbdUXE4VIR4ZVtTy9Mtzch5BibialWasX3YZg8SibgwLCttuoWicS8kt8ibt7A/640?wx_fmt=png&from=appmsg

在肺癌的诊断与分期中,胸膜侵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一旦被确定为胸膜侵犯,患者的分期就会达到T2,即使没有发现淋巴结转移,整体分期至少为IB期,这意味着复发风险显著升高,甚至可能需要术后辅助治疗来降低复发几率、巩固手术疗效。因此,对胸膜侵犯的准确判断尤为重要。

图片

胸膜牵拉征也是影像检查中,提示肺部可能有恶性结节的一个重要特征。

胸膜牵拉征是影像中提示肺部恶性结节的一个重要特征,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源于肿块内部的挛缩力。这种挛缩力是由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生成的纤维组织,通过肺间质传递至脏层胸膜,最终引起脏层胸膜沿牵拉方向出现的下陷现象。简单来说,简单说,就是肿瘤生长和纤维组织增生,把胸膜被动地 “拉” 得陷下去了。

胸膜侵犯是一个病理学概念,有5个分级,分别是PL0、PL1、PL2、PL3、PLx。PL0就是无胸膜侵犯,PL1、PL2都属于脏层胸膜侵犯,PL3叫壁层胸膜侵犯,PLx是不知道有没有胸膜侵犯。PL1的定义是肿瘤侵犯超过弹力纤维层,但未累及间皮层, PL2肿瘤侵犯突破间皮层,已经侵犯了胸膜的最表面到达胸膜腔,但未累及壁层胸膜。PL3肿瘤已经侵犯壁层胸膜。

胸膜牵拉征是恶性肺结节的常见表现之一,但它并非绝对特异性特征。

许多良性病变也可能表现出胸膜牵拉征,例如肺结核球、肺部纤维组织增生、瘢痕形成、肺不张、胸膜粘连增厚等,也可能因肺部病变与邻近胸膜的粘连而导致类似表现。因此,胸膜牵拉征的出现需要结合更多影像学和临床信息,不能单纯以此断定病灶的恶性或分期。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png/35Q7JmPav9CYrg8MV9jmhdHicgnKp6icbdZLxZGHRujzAKaJqb8ATOsqTqZic88URh2nxvMDP8Qh3TSicSiclNyia4Mg/640?wx_fmt=png&from=appmsg

尽管胸膜牵拉是影像学上提示恶性的重要依据,但它并不等同于胸膜侵犯。

影像学发现的胸膜牵拉,仅仅提示病灶可能与胸膜有关联,并不能直接证明肿瘤已经达到胸膜侵犯的标准。只有在术后病理确认弹力纤维中断的情况下,才能正式判定胸膜侵犯。

这也意味着,术前CT见到胸膜牵拉的表现,术后病理却未必发现胸膜侵犯。如果未累及弹力纤维层,即便病灶与胸膜接触,也不能算作胸膜侵犯,分期也不会因此升级。

医生提醒

胸膜牵拉是肺癌影像学中提示结节恶性的重要特征,但需要谨慎解读。胸膜侵犯的诊断必须依赖病理检测,而非单纯依靠CT影像。了解胸膜牵拉与胸膜侵犯的区别,不仅能避免过度治疗,还能更科学地制定术后治疗方案,最大程度优化治疗效果。

关注我们

帮您解开“心结”

肺结节多学科诊疗门诊

为了让每一个肺结节患者都能得到规范的治疗,解开心头之结。我院特借助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搭建专科联盟的契机,开设肺结节多学科诊疗门诊(简称肺结节MDT门诊),由影像科、呼吸科、胸外科、病理科、康复科等多科室专家组成,可对肺结节进行综合评估。同时,我院特为肺结节患者开辟了绿色通道,当天就诊、当天检查、当天给出意见,免去漫长排队、等待结果、问建议等繁琐漫长过程,及时为患者解开心结。

出诊时间:

周二 下午(14:30-17:30)

出诊地点:

江门市中心医院蓬江分院(江门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楼一楼

挂号方式:

微信搜索关注【江门市中心医院蓬江分院智慧医院】公众号-门诊服务-预约挂号-肺结节门诊

扫描下方二维码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png/35Q7JmPav9CYrg8MV9jmhdHicgnKp6icbdpNOQPema94ceiaQia47a9xBOiatR2fxdgH9Xo7zEicDYah1pTMckVWUNBQ/640?wx_fmt=png&from=appmsg

 专家名片

INTRODUCTION

图片

刘太省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驻江门市中心医院蓬江分院(江门市第二人民医院)帮扶专家

· 主治医生、医学博士

从事胸外科工作10余年,曾赴华西医院交流学习,擅长肺结节的诊断及治疗,肺癌的精细化、个体化管理及综合治疗(胸腔镜微创手术、靶向、免疫、放化疗及消融等),对肺部手术围手术期的风险评估和并发症防治等方面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撰稿:刘太省

一审:曹昆恒

二审:闫志兵

编辑:小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