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群如同人体内的“隐形吊床”,默默支撑着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器官,参与控尿、排便、性功能及核心稳定等重要生理功能。然而,怀孕、分娩、年龄增长、肥胖等因素会导致盆底肌松弛或损伤,引发漏尿、器官脱垂、性功能障碍等问题,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据统计,65%的产后女性及50%的中老年女性存在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康复的四大核心作用
• 修复妊娠与分娩损伤
孕期子宫增重压迫盆底,激素变化削弱肌肉弹性,顺产或剖宫产均可能造成盆底肌纤维断裂。产后42天至6个月是黄金修复期,及时康复可减少尿失禁、器官脱垂风险达60%。
• 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增强盆底肌力,缓解压力性尿失禁(如咳嗽漏尿)、慢性盆腔疼痛,并提升阴道紧致度,改善性快感与满意度。
• 预防中老年健康隐患
围绝经期雌激素下降加速盆底肌退化,早期康复可延缓子宫/阴道壁脱垂进程,降低晚年手术干预概率。
• 辅助治疗慢性疾病
对长期便秘、慢性咳嗽、肥胖等腹压增高人群,盆底训练能减轻肌肉负荷,恢复控便能力。
哪些人需要盆底康复?
• 产后女性:无论顺产或剖宫产,产后42天应接受专业评估,肌力≤3级需干预。
• 中老年女性:45岁以上、围绝经期人群,尤其有漏尿、腹部下坠感者。
• 长期腹压增高者:肥胖(BMI≥28)、慢性咳嗽、便秘、久坐办公族。
• 术后康复群体:盆腔手术、人流术后女性,需重建盆底支撑力。
科学康复方法:
非手术首选
• 凯格尔运动
每日3组缩肛训练(收缩3秒→放松5秒),持续8周可提升肌力2-3级。
• 生物反馈+电刺激
仪器精准定位薄弱肌群,通过电流刺激唤醒神经肌肉,有效率超85%。
• 生活方式干预
减重5%—10%可使漏尿减少50%;避免提重物、久蹲等增加腹压行为。
打破盆底康复误区:
你需要知道的那些真相
❌ “剖宫产不用做盆底康复”
真相:孕期重力压迫已造成损伤,剖宫产女性漏尿发生率仍达34%。
❌ “先减肥再康复”
真相:高强度腹部运动可能加重盆底负担,应先修复肌力再塑形。
❌ “漏尿会自愈”
真相:拖延治疗可能从轻度漏尿发展为重度脱垂,需早干预。
关注盆底康复,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盆底健康是女性幸福生活的基石。建议产后女性、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一次盆底肌评估,及时通过专业康复治疗恢复功能。
如有漏尿、下腹坠胀、性交疼痛等症状,请及时至江门市第二人民医院2号楼一楼产后康复门诊就诊,科学治疗助您重拾健康自信!
温馨提示
产后恢复、尿失禁、形体修复……女王节盆底康复限时特惠,做健康自信女神
医生简介
INTRODUCTION
胡蕾
妇产科主治医师,全科医师,欧洲生物反馈二级治疗师,母乳喂养高级指导师,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讲师。个人简介:从事妇产科工作15年,擅长诊治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产后常见问题及处理,曾在中山市博爱医院(中山市妇幼保健院)进修学习盆底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盆底筋膜疼痛综合征,宫骶韧带引起的OAB和慢性盆腔疼痛的诊治有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江门市科技局课题1项,在专业水平杂志发表妇产科学术论文数篇。
撰稿:胡蕾
一审:唐正康
二审:曹昆恒
三审:闫志兵
编辑:小周